今日观察!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7万亿美元近在咫尺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6-29 18:39:22 606 0条评论

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7万亿美元近在咫尺

北京讯 - 继4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后,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攀高峰,截至6月12日的一周内升至6.12万亿美元,距离7万亿美元大关仅一步之遥。

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维持紧缩政策,导致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。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,过去一周约有280亿美元流入货币市场基金,其中政府基金规模增长251.4亿美元,优质基金规模增长49.2亿美元。

Federated Hermes全球流动性市场首席投资官Deborah Cunningham表示,随着企业外包现金管理以获取收益,未来几个月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仍有可能继续扩大,甚至突破7万亿美元。

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持续膨胀的背后,是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。 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6次,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0.00-0.25%提升至5.25-5.50%。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,失业率上升,引发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配置在流动性高、风险低的货币市场基金中,以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。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,如美国国债、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等,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此外,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率,吸引了部分寻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。

不过,也有分析人士指出,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持续膨胀可能带来潜在风险。 庞大的资金流入可能导致货币市场基金价格波动加剧,并可能挤出其他资产类别,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。

总体而言,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再创新高反映了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。 在美联储继续维持紧缩政策的背景下,预计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仍将保持高位运行。

港股回购破千亿:新规将带来哪些影响?

上海—2024年6月18日 截至今年6月12日,港股总回购金额已达1016.4亿港元,成功突破千亿港元大关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标志着港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持续高涨,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回购热情高涨,互联网巨头成主力

从行业分布来看,科技互联网、金融、医药等行业是回购主力。其中,腾讯控股今年已回购超400亿港元,高居港股回购榜首。汇丰和友邦紧随其后,回购额分别达176亿和114亿港元。美团、小米集团、快手回购额均冲进港股回购榜前十,回购额分别达887亿、255亿及173亿港元。

上市公司回购消息频出,提振了市场信心,也对相关公司股价产生了积极影响。例如,6月11日,库存股新规生效当日,美团宣布回购计划,当日美团收涨4.4%,在一众互联网龙头中领涨。

库存股新规生效,回购灵活性提升

6月11日,港交所新的库存股机制正式生效。新规取消了回购股份必须注销的规定,允许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作为库存股持有,并在未来以合适的价格出售。这将使上市公司回购拥有更大的灵活性,并能更有效地利用资金。

业内人士认为,库存股新规的生效,将进一步 стимулиeren上市公司回购,并带来以下积极影响:

  • 提升上市公司回购意愿:新规降低了回购成本,并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,将吸引更多公司加入回购行列。
  • 增强股价稳定性: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回购来调节市场供需关系,稳定股价,尤其是应对股价大幅波动时。
  • 优化公司资本结构:回购可以减少公司流通股数量,提高每股收益,优化资本结构。
  • 提升投资者回报:在公司价值被低估时,回购可以提升每股净资产值,并通过减少流通股数量来提升股息收益率,为投资者带来实际回报。

当然,库存股新规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风险,例如:

  • 操纵市场风险: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频繁回购和转售库存股来操纵股价,损害投资者利益。
  • 内幕交易风险:如果公司利用内幕消息进行回购,则可能损害市场公平性。

总体而言,港股回购破千亿,以及库存股新规的生效,是港股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。新规将为上市公司回购提供更大的灵活性,并有望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。不过,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,防范潜在风险,维护市场健康发展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6-29 18:39:22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从发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